螳螂捕杀蟋蟀,蝉等为食,性颇凶残。德文作:Fangschrecken,取其强行捕捉之意。
又作:Gottesanbeterin ,言其双臂抱于胸前,似祷告状。英文为:Praying Mantis,亦
取意其祷告之形态,盖番人多迷信上帝故也。殊不知潇洒唐郎满脸堆笑拱手齐胸,
实暗隐无限杀机。古人王郎象螳螂之形而自成螳螂拳一派,实非偶然也。

越王勾践复仇伐吴,途见一螳螂挺臂路中,遂停车以避之。或曰:“胡不碾而过之!”
越王应曰:“吾嘉其勇也,是以避之。”士卒闻之不觉作气。当临战也,皆奋不顾身。
此固越王奸雄处。然螳螂之勇,此足可证。以是后人以“螳臂挡车”语谓人不识时务,
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熟语源自战国时期,喻不测之变。

螳螂拳之起源,传衍及其技击原理,近人多有论述,姑引其一如下:

明鲁人王郎学拳于少林寺,艺成出游。一日游于山林遇单通(其人天生通臂,其臂
能左右相通〕。二人较技三日夜,不得及通之身。憩于树下,苦思破敌之方。见一
螳螂缘树而下,乃以草杆戏之。草杆触之则转头闪身,将草杆顺出,草杆虽长而不
得及其身。一再试之,观其动作,闪动灵活。二足时左前右后,时右前左后,似是
一钩一打,转动有度,顿悟以短敌长之方。再与通战而败之。

遂携螳螂返寺,朝夕以草杆试之,观察摹仿,不数月澈悟螳螂勾,搂,刁,采,崩,
砸,挂,劈,粘,贴,靠,赚,腾,挪之动作。

又一日练习于树下,见一猿猴,取其衣而去。王即尾随追之,但无法近猿猴身。追
半日,猿方弃衣而去。但王郎已筋疲力尽。自思己之步法并不后人,而不及此猿猴,
奇之。乃案看猿猴之足迹,摹仿练习,得其奥妙,并与螳螂手法合并,即所谓螳螂
手,马猿步也。遂成一家,名噪一时。

一再传之,至第三代则有七星,六合之分。盖因老师因人施教,亦有学者各本心得,
个人所好,各取一端之故。七星螳螂由赵举传山东莱阳姜化龙。第四代传人姜化龙
在山东烟台传人甚多,其著名者有曹作厚,季春廷等人。七星螳螂因七星步而得名,
又有梅花螳螂之称,因出手三五手连在一起,喻为梅花五朵,有称为硬螳螂者,以
其较六合螳螂刚硬之故。

六合螳螂第三代弟子魏三(因魏三自称为王郎之再传弟子,向不言师名〕传于山东
招远穿林村林世春家。林世春为拳术世家,黄县丁家慕名聘之。至黄县所传之人,
有第五代丁子成,王吉臣等人。所传之人都是富家弟子,以强身自卫为本,不事教
拳为业,故六合螳螂传之不广,只传于招,黄二县。

曹作厚蓬莱人,与黄县为邻县,颇钦慕六合螳螂,而丁师亦闻七星螳螂之深奥,二
人乃彼此交换。自此之后,七星六合二支分而复合。七星螳螂刚中寓柔,六合螳螂
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合一炉而熔之,意味颇为深长。

近古以来,螳螂拳术几经传衍,虽因人秉赋异同,或因身段不同,或因手法上有上
中下三路之分,或因口诀之著重有别,修练传习下来,渐有分歧,然各有特色,而
多离不开螳螂之法理。螳螂拳宗之十二字诀,八刚十二柔,八打八不打,七长八短
之法,仍为共同之圭臬,使螳螂拳成为刚柔兼蓄,手步齐全之拳技。


家父曾师从天津武师张国祥。师爷张国祥乃沧州人氏,武功属少林派系,人称快马
张三,按解放前旧政府对天津武林界之划分,做为第六指挥。家父所学兵器中尤以
十二趟联枪最为精粹。每会演,其中一招拨草寻蛇,辄令天津武林同好刮目。是招
也,红缨拖地而抖然跃至敌之喉际,乃败中取胜之势也。

余幼欲受家父所学,不成,又从师学八极,亦无成,而遂习螳螂拳至今,此亦缘乎。

家父年耄,张国祥师爷乘鹤已去。此一纸首页,几行涂鸦,浅论螳螂拳,权当对师
爷之缅怀,对家父慈训之感激,并邀网上武林同好赐教。

看留言簿 螳螂拳论坛





Geo7
Geo1

Geo6
Geo4